聚焦“民心民利”喊响“有事找纪检”口号,正是近期振兴区纪委监委大抓基层导向,倡导镇街纪(工)委书记深入一线解民忧、纾民困,记录好基层《走访日记》,为基层发展注入“廉动力”的生动实践。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振兴区纪委监委紧跟上级纪委监委工作部署要求,组织辖区内镇街纪(工)委书记走村入户走访民情,聚焦耕地保护、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等情况面对面听取群众困难与诉求,收集问题线索,化解苗头性矛盾纠纷。在振兴区9个镇街纪(工)委书记厚厚的《走访日记》里,记录着近百个入户走访中发现的大大小小的民生问题,也记录着纪检监察干部们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为民情怀。
避险安置显温情
“以前的居住环境总是让我提心吊胆睡不好觉,现在安顿在这么舒适的小区,让我觉得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纤维街道纪工委工作人员到百惠佳园小区开展回访监督时,四道沟五龙金矿塌陷区被安置在此处的居民高兴地说。
纤维街道四道沟五龙金矿塌陷区避险安置工作开展至今已有十余年,仍有多户居民因种种原因未搬离,生活环境十分危险。纤维街道纪工委书记了解到这一情况,第一时间到五龙金矿塌陷区域进行查看,并联系相关部门了解避险安置进展情况,同时向纤维街道办事处汇报。经过办事处和相关社区积极沟通协调,相关部门严格按照《五龙金矿避险安置方案》规定对居民进行安置,有力推动了避险安置工作进度。截至目前,已有35户五龙金矿塌陷区居民搬迁安置在百惠佳园小区。

(纤维街道纪工委书记《走访日记》中有关五龙金矿塌陷区居民避险安置工作内容节选)
清淤排污畅民心
临江街道纪工委书记在走访时收到居民反映,因小区无物业管理导致下水井、化粪池堵塞,振兴区青年大街37号、39号、41号、43号楼的下水井和化粪池存在反水问题,给周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得知该情况后,临江街道纪工委第一时间联系区住建部门与所属社区,并到现场进行勘察,发现上述4栋楼为正方形格局,所有下水都须经过一个主水井,因该小区为弃管小区且为老旧小区,已多年无人管理,导致下水堵塞连带化粪池堵塞。经多方沟通协调,区住建部门现已对该处下水井进行妥善维修,解决了困扰居民多时的烦心事。

(小区主下水井在短时间内得到修缮)
惠民政策不落一人
浪头镇纪委书记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注重融入惠民政策宣讲,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在了解到东安民村低保人员刘某某因材料不齐全,低保救助调标申请未通过系统审核这一问题后,镇纪委立即进行调查了解,得知问题原因为刘某某患有严重脑梗,行动不便、无法自理,且其子女均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为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镇纪委同志多次与其子女沟通,帮助整理相关材料申请重新核定老人低保身份,帮助老人每月领取到508元低保补助款。此外,镇纪委同志还通过法律援助,帮助老人从子女处争取到每月100元赡养费,为老人基本生活增添保障。
“《走访日记》不仅仅是一本日记,更是记录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记录下纪检监察干部与群众心心相系的动人故事。下一步,我们将着眼于为民解困,认真分析研判解决《走访日记》中记录的问题,确保反映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振兴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