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鸭绿江刀鲚全人工繁育项目实施以来,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多次到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和养殖基地开展走访调研,围绕落实繁育项目“三步走”计划,开展一线监督检查,着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不断推动渔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纪检监察组和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同志到振安区同兴镇养殖基地察看刀鲚全人工养殖情况
近日,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在督导刀鲚全人工繁育项目推进情况时了解到,刀鲚鱼苗自去年11月开始越冬培育,经过一个冬天存活了下来,虽然存活率仅有30%,却是一个质的飞跃,这标志着鸭绿江刀鲚鱼苗人工繁育越冬技术获得成功,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实现“零”的突破,对促进当地渔业发展与生态恢复意义深远。
据悉,刀鲚,学名长颌鲚,又称刀鱼、毛鲚等,是一种洄游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一带,凡通海的江河均有分布,属经济鱼类。鸭绿江刀鲚作为丹东本地的优质土著鱼类,在国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近几年来,受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长三角地区的刀鲚资源急剧衰退,已难以形成渔汛,仅在鸭绿江和大洋河等入海河流中有少量分布,产量逐年下降。
为更好的保护濒危物种,进一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对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制定的刀鲚全人工繁育项目“三步走”计划开展跟进督导,即第一步捕捞野生亲本完成大规模人工育苗并实现人工增殖放流;第二步探索适合刀鲚大规模越冬的生产模式;第三步开展刀鲚后备亲鱼培育及性腺促熟技术研究。去年年底,刀鲚苗种人工培育获得成功并增殖放流14.875万尾,圆满完成了第一步计划。2022-2023年冬季开展了刀鲚越冬模式研究,在试验的三种越冬模式中有两种模式取得了突破,于近期通过了专家组验收。
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要求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断攻坚克难、加倍付出努力,进一步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做实做细,不断提高刀鲚鱼苗大规模越冬成活率,为刀鲚养殖推广提供日趋成熟的技术支持,以实际行动回应养殖户对市场前景的广泛关注,为促进渔民增产增收提供稳定可控的规模化苗种生产。
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督促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保持对重点水域的巡察力度,加大禁捕政策宣传,严厉打击各类涉渔违法行为,对非法捕捞行为“零容忍”,确保鸭绿江刀鲚等濒危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