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要闻
振兴区江海街道纪工委主动监督立体监督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1/6/23    来源:振兴区纪委监委    阅读:(1133)

丹东市振兴区江海街道纪工委深入推进监督方法改革,着力解决“不善干”问题,汇聚纪检监察干部和正风肃纪监督员监督力量,通过“走千家进万户”“听取街谈巷议”等方式,主动发现问题,广泛收集线索,打造主动监督、立体监督网,实打实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

多渠道宣传,激活监督“细胞”

立体宣传全覆盖。为提高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走千家进万户”活动的知晓率和认知度,江海街道纪工委在辖区悬挂宣传标语5幅,全天候不间断滚动电子屏标语;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各部门服务窗口设置取阅点,向办事群众发放惠民扶贫资金网宣传单5000余张;在重要时间节点发放廉政提醒信近900份;在微信公众号增设宣传专栏,在镇村纪委微信群发布相关政策解读信息8篇,通过“指尖式”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

明纪讲法全覆盖。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纪工委组织“两专三兼”人员、正风肃纪监督员和相关部门业务骨干围绕脱贫攻坚、扫黑除恶、涉农惠农、“四风”问题等重点领域,为百姓讲清政策、讲透精神、讲明法纪。今年9月,在开展“走千家进万户”宣传时,海龙村村民吕某反映低保申报时间过长,江海街道副主任、兼职纪委委员刘彧运用自己分管民政工作掌握的业务知识,为其讲解低保审批流程,当场消除村民对低保工作的疑虑。

警示教育全覆盖。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相关内容学习,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人、身边事产生的警示教育力量,增强宣传发动效果。

全方位摸排,织密监督“系统”

“一对一”问。正风肃纪监督员来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叙家常、唠产业、讲政策,创造轻松的谈话氛围,掌握话语主动权,引导群众聊正事、说重点,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事项谈看法、提意见。新友村正风肃纪监督员谭明远就是在到村民家中聊到低保领域问题时,发现新友村陈某死亡后仍然领取低保金这一问题线索,经纪工委查实,违规领取低保金问题属实,现已追回,并对新友村负责低保工作人员进行了组织处理。

“面对面”谈。街道纪工委书记和专兼职纪委委员深入村组、企业、学校,就群众关注的焦点、重点、堵点问题,与15名村“两委”成员和37名企业、学校负责人逐一谈话,鼓励大家敞开心扉,说真话、讲实话,通过谈话了解,有效预防问题发生7个。

“背对背”找。公开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设置举报箱5个,张贴举报二维码5张,为发现问题提供“背对背”的交流互动,让群众没有思想顾虑,把一些当面不愿讲、实名不好讲的问题挖出来。今年以来,纪工委运用“信、访、电、网”举报平台收集问题线索10件。

深层次整改,筑牢监督“堡垒”

建立台账“立靶子”。安排专人登记“走千家进万户”活动中发现的涉及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定期梳理汇总,建立《江海街道“走千家进万户”发现问题台账》,对登记问题进行编号,按问题来源等四要素进行划分,为下步分类施策有效整改打好基础。

明确分工“钉钉子”。街道纪工委书记带领专兼职纪委委员对发现问题台账中所列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研判,挨个“过筛子”,细分责任,逐项“钉钉子”,明确每一条问题线索整改时限和牵头领导。对纪检监察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线索,由纪工委审查调查;纪检监察职责范围外的问题,由相关职能部门加以整改。

逐个销号“敲实锤”。实行问题台账销号管理,推进整改。必查的马上查,纪工委优先处置发现的问题线索,严查快结;能改的立即改,每周通报整改情况,传导压力,督促相关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必须整改完毕;一时解决不了的,制定阶段目标,持续整治,确保整改一件、销号一件。截至目前,江海街道纪工委已整改问题15 个,查实问题线索 10 件,党纪处分 5 人,组织处理 3人,重拳实锤把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整改到位。

地址:丹东市振兴区银河大街100号   邮编:118000    辽ICP备2020012938号-1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振兴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振兴区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