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安要闻
振安区纪委监委用活数据分析精准发力纠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发布时间:2021/8/23    来源:振安区纪委监委    阅读:(1131)

振安区纪委监委坚持把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坚持分析先行,通过对2018年以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情况进行分析,查找症结、靶向施治,将“死数据”变成“活信息”,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深化监督执纪工作,精准把脉开方纠治。区委主要领导围绕分析情况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加强日常教育监督,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好转。

一、强化数据分析,把脉会诊

一是数据基础方面求准,注重针对性。依据案件监督管理系统严格筛查十九大以来全区问题线索及案件查办情况,梳理相关数据423条,并进行逐一分析研判,确定属于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件106件,处理处分106人,为数据分析提供基础保障。二是结构类型方面求实,注重专业性。参照党风政风监督统计系统将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按照扶贫领域、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集体“三资”管理、征地拆迁、惠农惠民、教育领域、医疗方面、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及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10种类型,结合实际工作精准细化统计分析。三是分析角度方面求全,注重参考性。分别从问题类别、线索来源、违纪违法人员构成、违纪违法表现手段、涉及资金项目类型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加以分析,查找出行政审批服务、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频发,基层村(社区)干部比重较大,失职渎职、违规处置行为居多,扶贫专项资金更易诱发腐败问题。

二、强化查找症结,开具药方

根据数据分析形成的直观特点,深入查摆问题、分析原因,找准“病灶”。由点及面,注重从问题特点查找发案规律。透过“树木”看“森林”,通过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扶贫资金方面两个突出问题,发现部分基层党委、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力,制度机制不健全,在对资金项目监管不严不实不透,存在只管拨付、不问效果的情况,致使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问题频发。由表及里,注重从问题表象查找深层次原因。从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和案件来源上级交办受理占比较大情况反映出,部分基层党组织及相关负责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未传导到基层“神经末梢”,对基层“微权力”运行监管和制约不够严格,将干部教育监督管理视作“软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发现涉及群众利益问题方面,存在监督不深入、不到位的问题。个别干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宗旨意识淡薄,对自身要求松懈的问题。

三、强化措施保障,靶向施治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精选切入点。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强化“室组”“室地”“室巡”联动,针对民政、住建、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存在的资金项目重分配、轻监管等问题进行“点对点”突破,针对典型案例,逐案下发监察建议书,督促案发地区和单位有针对性的开展警示教育,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案件查办治本功能。截止目前,共下发监察建议书5份,整改问题7个。二是坚持专项监督,扭住发力点。针对农村基层“微腐败”易发多发、农村“三资”监管不到位难题,开展“小切口”专项监督工作,监督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性补贴资金和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和使用,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审查调查,精准推动整改,形成监督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从源头上预防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截止目前,“小切口”专项监督发现线索20件,立案13件。三是强化监督执纪,紧抓关键点。对2018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接受信访举报情况进行分析,开展群众信访举报“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专项治理,扎实推进“三多”举报件化解,筛选可查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进行挂牌督办。同时对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健全,监督监管缺失,以及廉政风险点较多的3个区直部门和2个镇(街)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有针对性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为监督执纪提供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升了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区纪委监委将继续用好数据分析这一重要抓手,紧扣上级部署关注的重点、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焦点、群众难愁盼的热点、日常监督执纪工作的难点,挖掘数据背后规律,进一步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工作建议、完善制度机制、不断增强能参善谋的主动性、科学性、有效性。

地址:丹东市振兴区银河大街100号   邮编:118000    辽ICP备2020012938号-1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丹东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丹东市监察中国共产党振安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振安区监察委员会)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