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弘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崇廉风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廉政教育目的,楼房镇纪委立足基层实际,主动探索和尝试有效的监督、预防机制,采取四方面举措,助推廉政文化“清风”拂面。
打造廉政文化角,建立宣传阵地。利用机关办公走廊的空间精心打造了融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廉政文化角。廉政文化角以廉政剪纸、廉政警句、纪律处分条例漫画为主题,通过漫画、剪纸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廉政文化。廉政文化角建成后,专题开展机关党员干部和村“两委”廉政宣传教育5次63人,以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形式,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法纪观念和廉洁意识;累计参观400余人次,让党员干部时时感受到廉政文化气息,如清风拂面,悄然渗透到每名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力求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警示的滋养和熏陶。引导党员干部讲原则、树正气,倡导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通过宣传廉洁理念,进一步筑牢了全体党员干部拒腐防变防线。
讲好廉政党课,敲响廉政警钟。镇党委包村领导每年到所在村讲一堂党风廉政教育专题党课,党课内容紧跟时事,贴近农村实际,以中央最新指示精神为统领,结合身边的案例,剖析典型,深挖根源,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本年度镇党委包村领导讲党课7次,内容涵盖农村财经纪律,强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等方面内容,为强化基层治理,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提供指导性规范。同时,要求村级党员干部要把党课所学到的新精神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要求自己,严守纪律红线,时刻把党风廉政建设记在心中、落到实处。包村领导讲党课既有效打通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后一公里,为基层干部敲响廉政警钟,又广泛收集了村级层面的宝贵意见,今年以来,包村领导在讲党课过程中,与广大基层干部畅所欲言,听取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16个,镇党委研究采纳9个,改进7个。
开展警示教育,筑牢廉政基石。全镇纪检监察干部围绕姜国文、赵开江严重违纪违法事实汲取教训,深刻感受到“打铁必须自身硬”这一铁律。结合镇纪委工作实际,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使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廉洁从政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自我约束的意识。一是抓紧关键节点,在机关和村两委干部中广泛开展廉政提醒谈话,今年以来开展集体谈话231人次,科级领导干部谈话26人次;二是抓住关键少数,在财政、民政等领域开展定期谈话,开展分管领导与工作人员谈话5次;三是抓牢廉政风险点,按照区纪委监委工作部署,全镇各职能部门结合岗位职能,制定廉政风险防控对于涉农、扶贫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开展事前谈话。谈话以“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为主题,就围绕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廉洁从政等方面内容进行提醒谈话。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履行好“一岗双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此外,镇纪委书记还经常性同村“两委”成员进行谈话,敞开心扉,以诚相见,见人见事见思想。今年以来,结合纪检监察干部“走千家进万户”活动,镇纪委书记与村“两委”成员开展谈话22次,诚恳指出存在的问题,相互交换意见,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鼓励村“两委”成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
开展走村入户,打通“最后一米”。楼房镇今年结合重点工作,激活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神经末梢”,结合“四公开一开放”活动,鼓励群众依规依法参与监督,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切实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米”。截至11月底,楼房镇纪检监察干部及正风肃纪监督员共计深入农户820次,走访村民950人次,走访企业11家,下沉村监会7次,发放“四公开一开放”宣传手册1100份、惠民扶贫资金网宣传手册800份,在走访过程中接访4次,群众反映问题9个,其中涉及纪检监察部门相关问题1个,已整改完毕;涉及其他部门问题8个,已经全部转至相关部门,均督促完成整改。得到了基层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于群众反映问题和困难及时予以解决,切实让群众感受到监督保障执行实际成效。
创新宣传理念,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效实现了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的良性互动,把廉政文化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真正做到廉政文化“清风”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