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要闻
元宝区纪委监委:多点成线 开拓基层政治生态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2/12/15    来源:元宝区纪委监委    阅读:(475)

“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是今年省委主抓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区‘阳光三务’活跃度达到省里要求;‘12345’平台近年38个疑难件全部办结;‘微腐败’大清扫三轮24件案件全办结……”

这已经是元宝区委常委会今年第7次调度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相关工作。此项工作由元宝区纪委监委牵头,会同全区10个责任部门,明确了10个方面32项任务,出台92条措施,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以小微权力为切入点,架起严以用权高压线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为此,元宝区纪委监委以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专项行动为契机,严格规范用权。
一是扎实推行“阳光三务”。积极推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党务、政务、村(居)务全公开,实现“三务”目录制定标准化,“三务”信息上传制度化,“三务”监督检查常态化。截至目前,已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录入2021年以来“三务”信息录入6600余条,注册用户2万余人。对24个领域的公开信息进行查验,发现并整改问题83个。
二是集中开展“微腐败”大清扫。基层干部直面群众,其腐败违规问题一旦出现,直接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为此,元宝区纪委监委全面起底反映基层干部问题的信访举报,领导班子带头包案,全面排查涉及“微腐败”的问题线索,让基层的“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目前,三轮“微腐败”大清扫工作24件案件全部办结,立案7件,处分11人,组织处理2人,匿名举报查实通报6人。

三是全力推动信访减量退位。督促各街镇、各部门首接首办责任,提升初信初访办理质量和一次性办结率,严肃查处信访背后的腐败问题。区级领导参与接访工作132次,推动化解疑难案件37案。“万件化访”388人次落实包保责任,台账案件动态清零。

以队伍建设为突破点,提高干事创业基准线

元宝区纪委监委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全力锻造政治过硬、纪律过硬、本领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

一是整治“四风”顽瘴痼疾。抓住重要节点,年内发放提醒通知书174份,逐级开展廉政谈话5427次。第一时间将严禁党员、公职人员酒驾醉驾纳入“四风”问题监督重点,开展监督检查13次,制发《严禁酒驾醉驾提醒函》2万份。结合本区情况,集中开展党员干部违规建房、领导干部亲属寄生性腐败等专项监督。
二是加强警示教育。从以往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中选取典型,拍摄警示教育片,撰写警示录。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公开庭审,“零距离”旁听庭审,“面对面”感受法律威严,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洁底线。
三是评选打造“清风干部”。在全区评选“清风干部”17人,选树2名“雷锋式”纪检监察干部典型,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勤勉尽责、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分批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全方位收集干部工作、学习、纪律等情况,为客观准确评价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提供参考。

以科学治理为着力点,打通常治长效生命线

一是推进大数据监督。顺应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趋势,组建了全省首家县区级纪检监察系统大数据中心,力促大数据监督与专项监督贯通融合。在重点开展的公租房专项整治中,收集电子信息数据14237条,立案4件,处分4人,下达监察建议书2份,清退保障性住房27套,追缴违规领取的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款11.25万元,大数据监督和大数据办案的“双轮驱动”优势充分彰显。

二是完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整合基层纪检委员、正风肃纪监督员等监督力量,定期开展纪法知识培训,擦亮监督探头,提升监督质效,守护群众利益,保护干部安全。定期在区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上,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诉求,找出问题线索,维护群众利益,切实拓宽发现问题渠道,提升监督执纪问责质效。

地址:丹东市振兴区银河大街100号   邮编:118000    辽ICP备2020012938号-1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元宝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元宝区监察委员会)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