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要闻
凤城市纪委监委“一案五必须”深化以案促改 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
发布时间:2020/9/1    来源:凤城市纪委监委    阅读:(1221)

凤城市纪委监委深化以案促改,探索建立“一案五必须”工作模式,即每查结一起典型案件都要进行案件通报、问题剖析、警示教育、整改建制、回访疏导,做实做深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案件审查调查的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把惩治腐败的“治标”成果真正转化为预防教育的“治本”成效。

一是必须进行案件通报,以案示警,筑牢思想防线。加强案件通报力度,在案件查结后,案发部门党组织必须召开党员大会,通报案件情况,引导党员干部职工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切实引以为戒。针对查处的典型案例和突出问题,由凤城市纪委监委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通报,通过加强案件通报,发出强烈信号,层层传导压力,持续形成高压震慑,努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今年以来,通过微信公众号通报曝光2批次6起典型案例,发布留置信息4件次;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形式,通报曝光3批次12个典型问题,推动整治成效向警示教育延伸。

二是必须进行问题剖析,以案正风,净化政治生态。坚持挖掘案件背后的深层次、普遍性问题,案发单位通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深入剖析查摆问题,精准明确涉及的重点部门和重点人群,全面排查政治教育、监督制约、机制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症结、挖根源、建台账。对政治生态进行全面体检、综合会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为积极消除王国强、高峻给凤城带来的恶劣影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凤城市纪委监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修复政治生态为切入点,督促凤城市各级党政部门,通过理论学习、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及时查摆剖析,做到重锤重、敲、警钟长鸣。

三是必须进行警示教育,以案为鉴,深刻汲取教训。为突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案发单位要针对案件具体情况,把警示教育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三会一课”之中,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撰写心得体会、举办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专题讲座等形式,不断夯实党员干部职工理想信念根基。针对查处的典型案例,制作了《父母官变成山大王—凤城市鸡冠山镇原党委书记张胜利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材料》,给广大党员干部敲响警钟;制发《凤城市纪检监察系统及巡察机构警示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将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巡察干部一并纳入警示教育对象,确保警示教育各项工作全覆盖。今年以来,组织各级党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廉政谈话,受教育人数达3000余人,切实增强警示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触动力。

四是必须进行整改建制,以案促改,深化标本兼治。凤城市纪委监委要求案发单位着力查找在“两个责任”履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运行和选人用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漏洞及薄弱环节,针对案件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建立和完善谈话提醒、警示教育、日常监督等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制度化、常态化的监督与制约。同时,案发单位要根据凤城市纪委监委下达的《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查找问题、纠正偏差、堵塞漏洞,不断扎紧不能腐的笼子。2019年以来凤城市纪委监委共发出“两书”54份,提出整改建议58条,被建议单位建章立制14项,切实提升监督执纪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五是必须进行回访疏导,以案释纪,严管厚爱并举。针对案发单位和案件的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因人施策,做实做细对受处分党员干部的回访教育工作,通过电话沟通、面对面谈心等方式,了解回访对象思想动态,鼓励回访对象正确对待问题,主动祛除“心病”。同时,制定回访方案,提前与回访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沟通联系,从组织层面细致了解回访对象的认识态度和整改情况,提高回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帮助干部洗涤心灵、纠错改错中体现执纪温度。截至目前,已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受过党纪政务处分及组织处理的461人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回访,帮助受处分干部重拾信心。

(据凤城市纪委监委信息)

地址:丹东市振兴区银河大街100号   邮编:118000    辽ICP备2020012938号-1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凤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凤城市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