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凤城市纪委监委突出“深、准、密、实”,打好脱贫攻坚监督执纪“组合拳”,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一、“深”挖问题线索,拓宽监督渠道
一是畅通四条信访渠道。积极收集掌握问题线索,畅通来电、来访、来信和网络举报“四位一体”的举报渠道,对举报线索进行深挖细查,尤其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性质严重、可查性强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问题线索进行仔细甄别、逐个核实,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二是以开展“监督保障脱贫攻坚”专项监督工作为契机,排查2018年以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信访举报件共计28件,逐一进行调度,核对案件办理情况,现已办结24件,组织处理2人,党纪处分19人,移送司法1人。三是建立健全问题线索共享机制。发挥纪检监察统筹机关协调作用,会同扶贫、信访、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扶贫领域信访举报案件线索进行大起底,并及时将各部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形成监督合力。
二、精“准”靶向治疗,开列问题清单
将监督关口前移,结合凤城实际,开列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负面清单,以负面清单为抓手,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护航脱贫攻坚。强化对“关键事”的监督,结合涉农资金涉农项目大排查大起底、扶贫低保审计等专项检查,重点整治各乡镇(街道)党委、纪委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不力问题,深挖党员干部在扶贫领域吃拿卡要、截留私分、虚报套取、玩忽职守、优亲厚友等问题。强化对“关键处”的监督,聚焦扶贫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资金流转等腐败和作风问题易发多发环节,点准穴位、靶向治疗,实施有效监督,确保扶贫政策有效落实,扶贫资金精准使用。
三、“密”织监督网络,突出联动协作
开展“拉网式”监督检查,集中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凝聚力,整合各级监督检查力量,充分利用乡镇(街道)纪委、巡察组、派驻纪检监察组,特别是各村(社区)级正风肃纪监督员力量,通过明察暗访、常规巡察、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着力发现和纠正在扶贫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发现的作风问题严格督促整改,并将整改情况纳入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同时,以“大协作区”为依托,进一步整合监督力量,破解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力量分散、能力不足和监督执纪问责不精准等难题。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项检查5次,发现问题11件。
四、压“实”工作责任,严肃执纪问责
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凤城市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民政低保救助、惠农补助补贴、扶贫建房、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及其他涉及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五大专项整治,压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实施重点督导,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大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惩治力度,把整治和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特别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涉及地区和部门举一反三,立行立改;对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线索,立即组织力量查处,对整改不到位、查处不到位、问责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专项整治以来共发现问题线索142件,办结102件,处理12人。
(据凤城市纪委监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