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纪委监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丹东市纪委监委安排部署,持续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强化监督、铁面执纪,冲破“关系网”、打掉“保护伞”,以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确保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统一思想“提站位”,组织领导有序有力
市纪委监委领导高度重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工作,召开3次专题会议,深入学习《关于纪检监察机关常态化开展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各室组、乡镇(街道)纪(工)委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决策部署,强化长期作战意识,一以贯之把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重要内容,做到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以监督保障常态化、“打伞破网”机制化,推动扫黑除恶斗争有序有效开展。
专项斗争“零容忍”,收集线索精准精细
以“惩腐打伞”为主攻方向,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一是将惩治“沙霸”“矿霸”等背后腐败问题和“保护伞”作为今年“打伞破网”工作重点,信访室、案管室对2019年以来查处的相关问题线索进行梳理汇总,形成问题和问题线索台账。二是深挖彻查政法队伍违纪违法问题,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部门密切配合、同向发力,确保将“保护伞”一网打尽。三是与优化营商环境、平安凤城建设等专项监督结合起来,拓宽线索来源,加快线索查办,建立《纪检监察机关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线索台账》,对收到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集中优先处置,加快线索查办。
协调联动“提质效”,线索移送高速高效
主动加强与政法、公安、信访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明确内部工作职责与工作重点,并积极与市扫黑办、公安局、信访局等部门及时对接案件线索,认真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排查制度》《纪委监委与政法机关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反馈制度》等9项工作制度,组织协调调查工作,建立起问题线索共享和双向移送工作机制,确保线索处置及时、案件查深查透、质量件件过硬。截至目前,接到公安扫黑办移交的问题线索5件,市扫黑办移交的问题线索1件,已全部办结。
总结经验“抓防范”,健全机制常治长效
归纳总结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经验做法,建立健全“打伞破网”抓早抓小监督防范机制,紧紧围绕强化政治监督、坚持抓早抓小、推动监督下沉3个方面、聚焦9项重点任务完善“落地落实”措施,关口前移、防患未然,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错误”。截至目前,约谈党政“一把手”2人,督促限期整改问题1个,防范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1个,谈心谈话21人;发挥基层监督作用,统筹整合基层监督力量42人,经常性深入基层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4个,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个。
从严查处“强震慑”,以案促改落实落地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加大查处力度,严肃执纪问责,精准把握政策界限,依规依纪依法认定处置,重大案件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案和蹲点指导机制,坚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作风问题。严格落实“一案三查”,严查“关系网”和“保护伞”,对工作失职、“两个责任”落实不力问题进行追责。同时,认真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开展行业整治6次,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及监察建议书7份,撰写剖析报告3份、警示报告3份,督促相关单位建立长效机制6个。(凤城市纪委监委 于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