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纪委监委聚焦六类监察对象、公务用车加油卡、民政低保领域、耕地地力补贴等4个监督专项,扎实开展大数据监督工作,积极推进监督有形、覆盖有效,着力提升监督执纪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一、统筹安排,系统化部署推进
一是精心部署,增强工作“向心力”。按照《关于县(市)、区开展大数据监督工作的通知》要求,以“精准、稳妥、安全”为目标,成立工作专班,高标准全流程推进大数据监督工作,由市纪委监委牵头抓总,各乡镇(街道)纪(工)委、各相关单位、各部门共同参与,有力有效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开展。二是明确任务,增强工作“执行力”。通过与上级部门、关联部门多次沟通联系,明确大数据监督排查工作要求、完成时限及排查重点,规范提取书证的方式、立案和审理程序等,推进精准核查疑似问题,精准处置问题线索。三是跟进督导,增强工作“推动力”。先后组织召开大数据监督工作调度会5次、工作对接会6次,对专项工作承接单位进行动员和数据报送工作培训,进一步明确方案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及时了解办理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保严格按照时限要求,高质高效完成大数据监督各项工作任务。
二、横纵联动,协同化监督检查
一是左右衔接,细化分工明责任。明确工作流程,严格落实责任,充分发挥“1+1+1>3”的良好效能,由党风室负责数据采集、系统录入等工作;由案管室负责分办大数据排查疑似问题、业务培训、日常督办等工作;由各承办部门负责数据比对、核查处置等工作,确保数据客观真实,切实做到“谁填报,谁负责”。在对“六类人员”疑似问题线索核查过程中,各承办部门认真分解线索信息,以所属单位为类别分解疑似线索清单,以监督对象和处理权限为依据分解任务清单。二是上下贯通,强化协调解难题。聚焦组织实施、统筹协调、督促落实以及数据分析反馈等任务,在对各项疑似问题数据核查过程中,协调解决各承办部门在数据采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协同推进大数据监督工作有力有效落实。专项工作期间,案管室组织协调到相关部门提取书证及调取公检法机关相关证据材料6000余份,核查党员信息及身份职务6000余人次。

三、确保成效,科学化排查整治
一是“清仓见底”,全面排查强精度。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分析研判上级反馈的五批次近13万条疑似问题数据,准确把握疑似线索排查的重点、处理权限及依据,做到条条数据有落实,件件线索有结果。截至目前,共收到公务车辆加油卡大数据疑似问题47259条,涉及单位103家、加油卡707张、金额563万余元,发现疑似问题线索1100余条,涉及3家单位。二是“硕果累累”,从严查处有力度。通过精准核查疑似问题,现已发现并形成问题线索246件230人,立案16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2人,给予组织处理68人,收缴违纪款66.11万元。其中,针对民政和农业农村系统,发现“死亡保”和“服刑保”问题线索44件,立案13人;在耕地地力补贴专项大核查工作中,发现问题线索108件,已立案72人。三是“对症下药”,以案促改拓深度。开展“回头看”专项整治大排查2次,对专项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强化综合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发出监察建议书,督促剖析原因,全面跟踪督导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有效推动校正执行偏差,完善制度措施,提高监管水平。截至目前,下发监察建议书7份,提出建议8条。(凤城市纪委监委 焉晓莉 张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