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纪委监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主责主业,精心打造政治生态“多面墙”,把工作要求贯穿于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为凤城“生态立市”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打造“主体责任墙”,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不断夯实。坚持把夯实主体责任作为坚决落实“两个维护”的重要内容,制定县、乡两级“两个责任”清单、《关于乡镇(街道)市直单位党组织书记向市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并接受评议的实施办法》《关于纪委书记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开展谈话的实施办法》,建立“双述一评一质询”制度、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20年以来,对58名下级党组织“一把手”开展提醒谈话,对3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下达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31份,有效督促各级党组织扛稳抓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职于行。
打造“作风建设墙”,党风政风政治生态出清向好。加强纪律监督,始终把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营造遵纪守法的政治生态。制发《凤城市纪委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治监督工作意见》,聚焦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等4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开展政治监督。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处分35人,组织处理25人;严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失职失责、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50起。强化重要节日节点监督,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8起。制定《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草案)》,着力查处“推绕拖”“中梗阻”等问题,推动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打造“监督执纪墙”,风清气正政治环境持续净化。凤城市纪委监委清醒认识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聚焦主责主业,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加大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力度,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严肃查处爱阳镇棚户区改造工作中涉及的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700余万元。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真正做到抓早抓小、动辄则咎。通过严肃的监督执纪问责,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得到持续修复和净化。
打造“警示教育墙”,党员干部政治站位大幅提高。一是廉政教育“常敲钟”。建设廉政文化宣传廊10余处,开展警示教育活动8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5000余人,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着力培养党员干部树立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二是健全制度“常警戒”。探索建立“一案五必须”制度,即每查结一起典型案件都必须进行案件通报、查摆剖析、警示教育、整改建制、回访疏导,做实做深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针对重点案件撰写剖析报告和警示报告9份,通报曝光4批次13个典型问题,把惩治腐败的“治标”成果真正转化为教育预防的“治本”成效,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得到显著增强,政治站位大幅提高。
打造“双向激励墙”,积极向上政治氛围更加浓厚。深入落实市委“双向激励”要求,正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制发《凤城市党政干部容错免责实施办法(试行)》《受处理处分党员干部跟踪帮助实施细则》《受处理处分干部重新任用或者提拔使用实施细则》,积极探索建立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追责问责“四项机制”,坚持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在全市党员干部中树立鼓励担当作为、激励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2020年以来,为5名干部澄清正名,对489名受处理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回访教育,对7名符合“三个区分开来”原则的受处理处分干部大胆使用。 (凤城市纪委监委于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