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纪委监委积极履行监督责任,紧盯换届选举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对拟任职的各级党员干部进行精准“画像”,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防止党员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
线索排查“早”,严把线索关。一方面,针对换届时干部调整量大、时间集中的特点,凤城市纪委监委建立问题线索工作台账,提前理汇总反映本级党委管理的科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的信访举报、违纪问题线索以及受处分情况,完善信访举报和违纪问题线索数据库,做到数据新、情况准,为各级换届廉政审核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健全完善“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信访举报受理平台,创新实行定期接访举措,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凡涉及换届纪律的问题线索,快速反应、及时办理。同时,整合科室力量,进一步深化信访件办理“零暂存”工作,突出阅批提速、调查提速、结案提速,确保涉及换届选举的信访件得到快速及时处置。
廉政审核“严”,严把程序关。在廉政审核过程中,严格按照丹东市《关于进一步规范廉政审查工作的规定(试行)》文件要求,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组织部门、信访部门、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报送的提名考察名单进行认真审核。由分管副书记牵头,组织信访室、案管室、审理室、承办部门等相关科室进行联合会审,重点审查征询对象是否有信访举报问题反映、是否有违纪问题正在核查、是否受过党纪政务处分、是否正在接受处分等情况,通过联合审核会签,让所有提名人选过“筛子”,提出综合意见由分管副书记签字后办公室加盖公章正式回复,做到对政治上有问题、廉洁上有硬伤的坚决否决排除,确保审核的严肃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回复意见“准”,严把意见关。由案管室对全委问题线索及立案台账定期整理,及时维护更新,扎实做好廉政征询基础性工作。在意见回复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规范党风廉政建设意见回复时限、内容,有“病”说“病”,有“患”言“患”,做到不敷衍、不回避,向组织提供真实、全面的廉政鉴定材料。同时,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延伸监督关口,及早发现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充分发挥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在干部选拔任用、评先选优、表彰奖励推荐中的监督审核作用。
纪律要求“明”,严把责任关。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明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严格审核把关,坚决把有“伤”带“病”的干部挡在提拔选优的门外,有效防止“带病提拔”“带伤评优”问题发生;按照《凤城市干部容错免责实施办法(试行)》,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对违反换届纪律的行为“零容忍”,坚决查办,问责到底,严肃处理。对诬告他人的严肃惩治,最大限度保护、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坚决狠刹歪风邪气。
截至目前,共对10批次1865名换届干部人选出具廉政意见回复函,对1人提出暂缓意见,以换届的风清气正推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凤城市纪委监委 于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