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要闻
振兴区纪委监委织密“四个维度” 聚焦“小切口” 服务“大民生”
发布时间:2021/9/16    来源:振兴区纪委监委    阅读:(1107)

振兴区纪委监委持续巩固深化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成果,聚焦“小切口”,开展惠民扶贫资金项目专项监督,以服务民生为主线,织密监督执纪“四个维度”,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找准切入点,定角度,明确监督方向

一是坚持民生导向,明白为何干。区纪委监委始终把群众关注点作为工作落脚点,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充分发挥“小切口”专项监督发力准、效果好的特点,把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巩固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果的具体实践,把党史学习与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明白干什么。区纪委监委提前谋划,围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行业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及廉洁风险点开展深入调研,以项目资金、重要领域、关键环节为重点,全面梳理筛选问题线索较为集中的领域,明确监督方向,形成《关于开展“小切口”专项监督调研分析情况的报告》。三是坚持目标导向,明白怎么干。结合振兴区实际,研究起草《开展惠民扶贫资金项目专项监督工作实施方案》,找准监督重点,强化组织实施,深化成果运用,提出工作要求。《方案》经区纪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报区委主要领导审签后正式下发。

对准着力点,挖深度,强化监督检查

区纪委监委对准“小切口”专项监督着力点,围绕全区惠民扶贫资金网公示的城市低保、农村低保、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19项惠民资金、惠民政策落实中的“微腐败”问题开展深挖彻查。一是强化日常监督。将专项监督与纪检监察干部“走千家进万户”相结合,充分发挥正风肃纪监督员“前哨”“探头”作用,入户走访、宣传摸排,密切关注群众诉求,深挖惠民领域问题线索,切实把监督触角延伸到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发挥“驻”的优势。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发挥日常联系紧密、情况沟通便利的优势,开展“嵌入式”“贴身式”监督和“点对点”调研,及时掌握民政、人社、农业农村等6家单位19项惠民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权限等一手资料,摸清底数。通过深入被监督单位公开监督内容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对去年开展的专项整治进行“回头看”,督促责任落实,深化问题整改。三是依托“互联网+监督”。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发挥惠民扶贫资金网和大数据平台公开公示、对比分析、预警提示、投诉举报等监督功能,畅通监督渠道,拓宽线索来源,破解惠民扶贫资金发放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有效遏制惠民资金“跑冒滴漏”和惠民政策信息不对称,破解监督难题,提升监督质效。截至目前,通过惠民扶贫资金网发现问题163个,已全部整改完毕。


纪检监察干部查阅原始资料开展监督检查

瞄准顽疾点,加力度,着力除弊去垢

切口虽小,民生事大,顽瘴痼疾不除,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会降低。2020年,振兴区围绕扶贫领域贪污侵占、行贿受贿、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共发现各类问题45个,立案1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组织处理24人。今年以来,区纪委监委持续用力,在巩固去年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对目前开展的惠民扶贫资金项目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从严处理,强化不敢、知止氛围。加大执纪问责和调查处置力度,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确保监督实效。截至目前,给予党纪处分3人,组织处理1人,追缴款项21864元。

盯准治本点,延广度,标本兼治建长效

强化以案促改,持续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一是加强警示教育,做实以案促教。召开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件3人。加强廉政风险提醒,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压力传导,督促责任落实,进一步严明纪律红线和规矩底线,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深化问题整改,强化以案促建。认真研究案件背后深层次、普遍性问题,深入剖析,把握规律,举一反三,深化标本兼治。下发监察建议书2份,督促发案单位党组织深度整改,建立完善制度机制,堵塞监管漏洞,提高治理水平。三是强化成果运用,解决民生诉求。区纪委监委坚持民生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持续巩固拓展专项监督成果,及时总结工作亮点和经验做法,借“当下改”促“长久立”,补齐监督短板,通过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满足民生诉求,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专项监督实实在在的效果,真正实现“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成果转化为振兴发展治理效能。

振兴区(合作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

地址:丹东市振兴区银河大街100号   邮编:118000    辽ICP备2020012938号-1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振兴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振兴区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