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要闻
振兴区纪委监委紧抓“四个维度” 有效纾解涉农民生难题
发布时间:2021/1/19    来源:振兴区纪委监委    阅读:(823)

振兴区纪委监委用好四个维度工作原则,扎实推进涉农资金涉农项目、民生资金民生项目大排查大起底专项治理工作,以群众的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全力纾解涉农民生痛点,对全区9个镇街实施全覆盖式排查摸底,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整治成效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提升高度,齐抓共管落实专项精神

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组织涉农镇街纪检监察干部和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参加动员培训会,要求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实抓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不走形式、不走过场,聚焦发现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巩固整治成果。专项治理工作中多次组织召开涉农资金涉农项目大排查大起底专项治理和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对大排查大起底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制发实施方案,听取责任单位工作进度汇报,要求在工作中做好三抓,即抓源头,看政策文件、规定是否落实、执行;抓过程,在执行政策和相关文件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执行偏差、不符合规定,优亲厚友等问题;抓结果,看项目资金是否符合政策文件规定,是否取得实际效果。形成了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为专项行动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拓展宽度,多措并举提升宣传效果

一是利用固定载体宣传组织行政村,利用村广播站、滚动电子屏、宣传橱窗以及村文化广场、集市重点路段道路两侧等固定宣传载体,采取定点方式开展宣传。是开展入户宣传。组织镇街纪(工)委和正风肃纪监督员深入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居民家中,面对面讲解省、市、区纪委监委开展涉农资金涉农项目问题大排查大起底专项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排查内容和工作安排。三是设立集市宣传站点。镇纪委组织专职人员以街头宣传的方式,在农贸集市重点路段现场向群众发放涉农资金涉农项目大排查大起底专项治理宣传单,现场解读并接受群众询问。四是公开监督举报方式。向社会公开监督方式,主动邀请群众监督设立涉农资金涉农项目问题大排查大起底专项治理举报信箱,公开来访地址和监督电话。

三、挖掘深度,找准载体推动深挖彻查

一是与日常专项检查结合。制发《关于开展民生资金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要求各镇街纪(工)委正风肃纪监督员对201811日以后发放的农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城乡低保补助、三支一扶经费等补贴项目的发放情况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资金发放程序,是否符合相关政策规定;是否存在漏补、漏发等未应补尽补等问题,紧盯关键领域,确保监督精准打击。二是与走千家进万户结合。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和正风肃纪监督员入户走访一对一、面对面开展宣传摸排活动,密切关注走访中群众的反映,深挖涉农资金涉农项目问题线索,进一步拓展线索来源,变坐等上门主动出击。三是与惠民扶贫资金监督平台结合。利用惠民扶贫资金网监督平台建设平台同步公开举报方式,接受监督,破解惠民扶贫资金发放不公开、不公正、不透明的问题,实现全区镇街全覆盖。

四、延伸广度,定向施策促进标本兼治

一是发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指导作用。区纪委监委建立联系点指导工作责任制,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多次到各自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并提出各项工作具体落实意见和建议,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二是对标要求压实责任,推动以查促改。结合“五项改革监督检查工作,把大排查大起底专项治理作为重点,成立专项检查组,深入各镇街查看台账、整改档案资料,实地走访核查对涉农排查起底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检查5次,有效纾解涉农民生痛点难点问题。三是着眼成效,强化考核验收。组织群众满意度测评,对问题整改工作推动不力和问题整改不落实的镇街和相关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提醒,督促镇街、相关部门扛起责任。截至目前,全区共发现各类问题4036, 全部整改完毕

地址:丹东市振兴区银河大街100号   邮编:118000    辽ICP备2020012938号-1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振兴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振兴区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