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区七道街道纪工委深入推进落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五项改革”工作部署,充分发挥20名正风肃纪监督员“流动探头”作用,把廉政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织密社区网格化监督,织牢“小微权力”运行“防护网”。
一、“接地气”培训,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为提高正风肃纪监督员工作质效,元宝区七道街道纪工委在严把“入口关”的同时,通过集中授课和“送学下乡”相结合的形式,强化对正风肃纪监督员的培训,提高基层监督“探头”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确保正风肃纪监督员“敢监督、善监督、会监督”。
街道纪工委定期为辖区内正风肃纪监督员授课,课程设置紧贴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和正风肃纪监督员职责要求和工作实际,重点围绕纪检监察相关法律法规、监督工作技巧等内容,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集中培训,提升正风肃纪监督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其监督意愿,促进高效释放基层监督效能。
走访培训是七道街道纪工委对“五项改革”中“送学下乡”培训模式的具体落实和实践。纪工委纪检监察干部多次深入社区,对各社区正风肃纪监督员基层监督员最关心的工作职责、如何开展监督以及在实际监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瓶颈等问题,与监督员现场座谈交流,给出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专业建议,督促其更好地把握相关政策法规和监督工作方法。今年以来,七道接到纪工委全力克服疫情影响,组织集中培训2次,深入社区开展走访培训10次,有效解决正风肃纪监督员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二、按“清单”履职,确保监督视角全覆盖
按照《元宝区村级正风肃纪监督员工作方案》,结合全市2020年党风政风监督工作任务清单,街道纪工委进一步明确正风肃纪监督员工作职责,在监督内容和监督方式上找准定位,确保基层监督不留死角、切中要害。
在监督内容上,明确正风肃纪监督员重点对街道社区“两委”会议和会议研究的决定内容的执行情况、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各项涉农资金等惠农惠民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党员干部涉黑涉恶涉伞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开展监督。同时,充分发挥正风肃纪监督员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方面的重要作用,聚焦违规公款吃喝和餐饮浪费等热点问题,结合“走千家进万户”活动,做好重要时间节点、“四风”问题和违规操办参加婚丧喜庆事宜、升学宴、谢师宴等监督,紧盯党员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廉洁自律情况,及时走访倾听民意,收集问题线索。
在监督方式上,明确发挥正风肃纪监督员“来自一线、知根知底、就近监督”的优势,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尤其是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摸底排查,定期向街道纪工委汇报各社区廉政监督情况,积极拓宽线索收集渠道。今年以来,七道街道正风肃纪监督员共上报问题线索13条,街道纪工委经核实后,立案2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党内警告处分1人,谈话提醒2人,切实守护了党内政治生态、干部政治安全和群众切身利益。
三、盯“热点难点”,拓展监督治理新路径
“入冬了家里冷不冷?暖气热吗?家里能达到多少度?”“您家里要办喜事了,宴请对象一定要注意,如果有不清楚的,随时联系我”....这是七道街道正风肃纪监督员与社区居民的对话。正风肃纪监督员来自群众,植根群众,在工作中更善于以群众的视角找问题,用群众的语言讲道理,从群众实际找路子、出点子。街道纪工委充分发挥正风肃纪监督员基层监督的“瞭望哨”,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和基层治理中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作用,通过定期走访辖区居民,以“唠家常”的方式,收集了解辖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排查廉政风险隐患,对各类突发事件、群体事件早知晓、早防范、早化解。在走访和监督中,日渐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逐步扩展监督渠道,织牢织密基层监督网,汇聚起基层正风肃纪监督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