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微党课
【听微党课⑤】习近平致敬九旬老人龚全珍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4/16    来源:丹东市纪委监委    阅读:(1097)

编者按:党史是教科书,也是营养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特地到访“红色圣地”,足迹遍布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地,在不同场合谈感悟、讲故事。我们从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摘录了总书记讲述过的许多感人至深的党史故事,一起感悟党史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

龚全珍的故事

我向大家介绍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同志,她是老将军甘祖昌同志的夫人。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红军、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但他坚持回农村当农民,龚全珍同志也随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到农村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龚全珍同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并当选了全国道德模范,出席我们今天的会议,我感到很欣慰。我向龚全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


在江西莲花县玉壶山,龚全珍老人为甘祖昌将军扫墓 

1986年:以丈夫为镜,将军夫人作报告不吃招待饭菜。

有自愿当农民的将军,就有甘于贫困的将军夫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龚全珍总是以丈夫为“镜”。

甘祖昌准备回到农村,龚全珍任教的学校领导问她,“甘祖昌回老家当农民,你去当什么?”龚全珍说:“他当农民我也当农民,不会当学着当。”

出生在山东烟台的龚全珍刚来到沿背村,不习惯这里吃辣椒,听不懂当地话。但龚全珍没靠丈夫,而是自己走了四五十里路找到县文教局,问他们缺不缺老师。文教局安排她到新办的九都中学任教,学校条件很差,只有3个老师,龚全珍第二天就搬铺盖去了学校。

几十年扎根基层,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在她的心中,这也是在传承将军的精神。丈夫扛着锄头种水稻,妻子捧着书本扎在学校,不一样的岗位却有一样的奉献。靠着微薄的工资,龚全珍捐资建了8个教室,捐助学生100多人,捐赠图书近万册,最近10年捐款超过10万元。

1986年,终年81岁的甘祖昌将军病逝。将军走后,龚全珍老人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走进学校,积极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走进社区,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几十年来,没有人记得她去过多少学校,帮助过多少人。但莲花县琴亭中心小学副校长贺景华始终记得,她来学校作报告都是自带馒头和白开水。

和老人在一起工作过的朱福海告诉记者,老人到学校作报告每逢招待吃饭,经常躲在一边啃馒头或面包。她说,“学校里教育经费这么紧张,搞那么多菜干嘛?我牙齿不好,吃这个好。”

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江西省委作出向龚全珍同志学习的决定;由龚全珍自1966年以来的40本日记整理而成的《龚全珍日记选》也一版再版。

彭艳峰是萍乡市一所中学的老师,她是龚全珍帮助过的许多受益者之一。彭母身患白血病,一家人曾几度陷入困境,龚全珍每次都伸出援助之手,帮彭家一次次渡过难关。

大学毕业后,曾立志到繁华城市闯荡的彭艳峰,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当老师。“对龚奶奶最好的报答方式,就是像她一样当一名教书育人、乐于助人的好老师。”她说。

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再次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龚全珍学习,继续把将军夫妇艰苦奋斗、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发扬光大。

然而,面对人们的肯定和赞扬,龚全珍老人却一再表示:“我没做什么,作为一名党员,我做得还不够。” 


地址:丹东市振兴区银河大街100号   邮编:118000    辽ICP备2020012938号-1   辽公网安备 21060302000281号

版权所有© 中国共产党丹东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丹东市监察委员会)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