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建议书监督提醒作用,积极探索“精准‘下书’—闭环‘督书’—跟踪‘验书’”闭环式工作模式,由“纸面文字”向“刚性制度”转变,确保建议落实“掷地有声”。2021年以来,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6份,督促相关单位整改问题34个,制定完善相关制度3项,真正实现“发出一书、健全一制、规范一域”的监督效果。
坚持精准“下书”,防止责任“挂空档”
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各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各乡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针对日常监督、执纪审查、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集中研判、“对症下药”,及时向有关单位下达纪检监察建议书,对被建议单位和个人提出针对性强、可行性足、务实管用的工作建议,明确指出存在问题、整改目标、整改内容和整改时限,督促被建议单位认真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及时落实反馈,并举一反三,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工作,查找监管漏洞,补齐制度短板,推动权力规范高效运行,达到纪检监察建议管根本、管长远的效果。
坚持闭环“督书”,防止整改“走过场”
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带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原则,以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制度作为提出建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完善“发出建议—督查整改—形成报告—跟踪问效”的全链条、闭环式工作模式。针对下发的纪检监察建议书,各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综合利用电话回访、约谈督查、现场检查、限期报送整改情况等方式,对纪检监察建议书执行情况、时限要求等内容进行全程监督,准确掌握被建议单位落实整改进度情况。对无故拖延或拒不执行、整改“走过场”、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真正让纪检监察建议书“长牙带电”、击中“要害”、开对“处方”、根除“病症”。
坚持跟踪“验书”,防止落实“打折扣”
按照“谁建议、谁跟踪”的原则,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监督职能,在纪检监察建议书发出后,采取“蹲点式”调研、“点穴式”督导、“体验式”暗访、日常监督检查、交叉互检等方式,对纪检监察建议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验。为防止建议“一发了之”,定期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不断强化纪检监察建议实效性。与此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被建议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考核内容,加大整改落实成果对年度绩效考核、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评价力度和权重,切实维护纪检监察建议严肃性和权威性。(凤城市纪委监委 于淙芳)